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 全力以赴提效率增效益

本报讯(记者 邱梅)鞍钢股份鲅鱼圈分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及鞍钢集团本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鞍钢集团“1357”工作部署,坚定不移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力以赴提效率增效益,打造品牌一流、效率一流、生态一流、管理改革样板基地。一季度,该分公司炼钢新能源电工钢单浇次产量、热轧质量现货率、5500产线月轧制量、高炉月产量、吨钢能源成本等多项指标创历史最优。

走进该分公司厚板部生产现场,只见火红的钢板在轧机中穿梭,一批批优质钢材正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该分公司严格按照品种效益排序,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品种结构,优先保证效益好的硅钢、集装箱用钢、船板用钢、管线钢等品种的产线生产,效益相对较低的产线则通过设备检修与产线集中开停等方式组织集约生产。同时,聚焦“客户体验提升年”,锚定效率有提升、精度有改善、质量有改进、交付有突破四项目标,以重点合同和用户为抓手开展攻关,力争效益最大化——巩固提升1580产线“硅钢、集装箱用钢、中高碳钢”的精品生产基地形象,一季度新开发新能源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产量创生产以来最高纪录,同时,三年来首次接单生产500吨SK85高级别中高碳钢,有效拓展高端产品市场;持续保持5500产线“大国重器、钢铁脊梁”的行业领跑地位,1月份缴库量、轧制量均创历史新高,研发生产180mm特厚核电钢等多种首发产品;有效发挥3800产线“万吨级”薄材生产能力,2月份,班产剪切能力提高到402块,薄材比例提升至12.3%,品种钢比例提升至86.5%,吨材调品价差显著,彻底扭转了负边际状态。

在调整品种结构、提升产量和效益的同时,该分公司还在降成本上狠下功夫——铁前工序坚持“稳焦调矿”总体思路,逐步提升低价矿配比至48.7%,一季度高炉平均利用系数达2.33,实现超产;炼钢工序开展7项重点项目攻关,不含合金加工成本较年预算降低20元/吨;轧钢工序全力提高轧线效率、成材率、热装率等指标,进一步提规模降成本;对影响能源效益的14项主要因素实行按天“找差、控差、消差”,全力提高发电机组效率,一季度吨钢外购能源成本同比降低34元,创历史纪录。该分公司制造管理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狠抓系统降本,实施了6类24项重点项目,2月份实现吨钢降本125元,助力经营效益提升。”

离开火热的生产现场,沿着厂区内的林荫路行进,海风拂面、鸟儿啁啾、桃花绽放,一派厂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该分公司环保工作负责人介绍说,(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 该分公司通过强化环保常态化管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监管,目前吨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均值分别为0.12kg、0.53kg和0.32kg,清洁运输比例达到85%以上,高水平保持超低排放和环境绩效A级成效。

在此基础上,该分公司致力于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协力管理模式,于3月份开启第二阶段改革,全面推进“关键可控、专业保障、简单可靠、互利共赢”四维一体的管理新模式,建立差异化绩效激励机制,划小核算单元,实施20%绩效差异化奖金分配、拓展自适应组织建设范围、区域自主及联合攻关等多项创新举措,有效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该分公司协力管理部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充分发挥协力集中管控优势,重点破解协作效益提升等瓶颈问题,通过不断完善协力组织绩效体系、优化协力岗位绩效机制,充分激发企业活力。”

面对仍然复杂严峻的市场形势,该分公司坚持把“跑赢大盘”作为全年工作的核心目标,深化算账经营理念,全力推进成本、效率、效益改善,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新鞍钢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