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矿山“蝶变”

王寅

曾几何时,当提及矿山,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漫天的尘土、裸露的岩石和浑浊的溪流。那是一段艰辛的岁月,为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矿山企业开足马力,源源不断地为祖国输送着工业“粮食”。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如今,当我们再次聚焦这里的矿山,发现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银灰色的钢结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曾经光秃秃的山坡披上了绿装,清澈的溪流在山谷中欢快地流淌,鸟儿重新回到了这片土地,欢快地歌唱。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新矿山正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记得2005年我从其他单位刚来到鞍钢矿业鞍千公司工作时,由于是建厂初期,矿里的土道起伏不平,空气中烟尘弥漫,临时搭建的职工休息室散发着潮湿的气味。车间里,工人们挥汗如雨,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那时我负责精矿输出工作,几乎天天泡在过滤间,现场粉尘大、灯光也不好,职工需要进入桥式抓斗才能进行作业。而现在,过滤生产线已经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抓斗工只需坐在宽敞明亮的远程中控室内,通过监控屏幕和操作终端就能控制整个生产流程。我深深地感叹,只要勇于创新、敢于变革,任何传统产业都能焕发新的生机。

“老王,又在回忆往事了?”同事老李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当我们共同聊起这些年参加工作的经历时,我说:“以前干活又累又脏,现在可不一样啦,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劳动强度,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老李的眼中闪烁着光,他指着身旁智能化的操作设备,随声附和道,“这些新家伙,不仅让工作轻松了不少,效率还大大提高,尤其是咱们操作的设备,不但具备全自动化控制,还具备自动避障和故障诊断功能,这在过去是万万不敢想的。”话语间,各种思绪涌上心头,让我这个在矿山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工人感慨万千。新鞍钢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更改变了我对矿山现代化转型升级的认知。

20年来,我亲身见证和体验了矿山传统产业的华丽转身。清晨,我习惯站在鞍千厂区的最高处,俯瞰这片熟悉的土地。宽阔整洁的柏油路通向厂区办公楼以及各个作业区,“打造世界级成本  建设一流采选联合生产企业”几个大字悬挂在黄色厂房的楼顶,“永立潮头  点石成金”的巨石端立在厂办公楼广场正中,现代化充电桩分布在停车棚两侧,几条高高架起的蓝色皮带运输系统成为远处采场和近处选厂的连接纽带,职工驿站的便民小超市添了一抹暖色调。眼前的一幕,使我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机“咔嚓、咔嚓”拍了几张厂区新貌。

夜幕降临,鞍千厂区亮起了璀璨的灯光,我漫步在绿树成荫的道路上,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烟尘弥漫的矿山丛林?现代化环保设施林立,绿色植被错落其间,宛如一座花园式工厂。这背后,展现的是鞍钢矿业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资源开发企业的征程上和绿色发展道路上的坚定决心与巨大投入。

这就是我工作的地方!一个既传承了钢铁意志,又拥抱了科技创新的现代化企业。当前的新鞍钢正以创新为引擎,以绿色为底色,以职工为基石,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相信未来的新鞍钢将继续书写辉煌,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承担起钢铁长子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