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书
公路上的斑马线在暮色中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光泽,晚高峰的车辆川流不息,引擎声打破了黄昏的静谧。
一对银发老人伫立在斑马线前,老太太的手臂紧紧挽住拄拐的老伴。他们的身影像两枚被岁月揉皱的枫叶,在车流掀起的气浪里轻轻颤动。几次脚尖试探性地触碰斑马线边缘,都欲行又止。
就在这时,我们乘坐的公交车缓缓停在斑马线前。驾驶座上的师傅正是朋友口中的“铁面司机”,限速牌与红绿灯在他眼中是必须遵循的“铁律”。此刻,他主动停下车来,指尖在方向盘上敲出舒缓的节奏,仿佛在守护一场庄重的仪式。他紧抿的嘴角掠过一丝极浅的笑,那是喧嚣中悄然绽放的温柔之花。
这一幕让车内的乘客悄然动容,在这个讲究“效率”的时代,师傅的举动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被冷漠锈蚀的心锁。这对老人安全走到了对面人行道,转身向师傅表示感谢。此时,师傅已悄然摆正方向盘、关闭双闪灯,轻盈地敛入暮色。通勤车重新汇入车流,不知谁轻轻说了句:“刚才那一幕,真像给车流按了暂停键。”
这个瞬间的温暖,如同燧石擦出的火星,点燃了文明最纯真的火种。我们为“爱心斑马线”的创意点赞,为车主动让人点赞。文明是每个人心中涌动的热流,当司机师傅用车身筑成临时的安全岛,他已成为车流中最温暖的路标——那不是交通指示牌上的箭头,而是用善意勾勒的文明坐标,是暮色中的温暖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