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矿业兴茂公司革新资产运营模式

让“沉睡资源”变为“优质资产”

本报讯(通讯员  苟林海)近年来,攀钢矿业兴茂公司通过精准对接市场需求、革新资产运营模式,成功将一批废弃多年的国有闲置资产盘活。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累计签订房屋场地租赁合同36项,实现合同租金395.91万元,其中自然年度合同25项、跨年度合同11项,闲置资产盘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作为兼具社会服务属性的老企业,该公司旗下原攀矿俱乐部、攀矿游泳池、金桥宾馆、翻胎厂厂房等大型固定资产,曾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配套设施。但随着市场经济转型深化,这些承载着时代记忆的国有资产逐渐丧失服务功能,长期处于闲置状态,面临资产贬值风险,且持续产生管理成本。对此,该公司以“主动把握信息、寻找市场需求”为核心策略,将闲置资产盘活作为提升管理效能、释放国有资产价值的关键抓手,探索出一条从“沉睡资源”到“优质资产”的转化路径。

为顺利推进闲置资产盘活工作,该公司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开展全覆盖、无死角调研排查,并结合实地勘查、档案核查等传统方式对存量资源进行“地毯式”梳理,全面摸清闲置资产的区位条件、产权归属、物理状态等基础信息,运用大数据分析,按照商业用途、工业属性、空间规模等多个维度进行精细分类。通过搭建数字化管理基础平台,将所有信息整合形成规范的闲置资产统一资料,每一处资产的详细情况都能在平台上一目了然。这种数字化赋能的精准操作为后续开发利用提供了准确且高效的数据支撑,让闲置资产的盘活工作有了清晰的“导航图”。

在资产盘活过程中,该公司严格遵循攀钢及攀钢矿业公司实物处置管理规范,创新性地构建起“双层级”价格管理体系,成立价格领导小组,统筹资产处置的重大决策,同时设立由财务、纪检、资源开发、设备保障等专业部门骨干人员组成的价格委员会。价格委员会运用市场询价、专业资产评估等科学手段,结合资产实际情况和市场行情,精准确定合理价位。在确定原攀矿消防队营房租赁价格时,该委员会通过对周边同类商业地产的租金水平调研,结合营房的设施状况和区位优势,制定出符合国有资产保值要求的价格。这种“制度+专业”的管理模式既守住了国有资产处置的规范红线,又为市场化运营搭建起适用的机制保障,实现资产处置的合规与盘活双赢。

基于前期市场调研数据,该公司还精准捕捉区域内仓储物流、文化创意、社区服务等领域的需求缺口,为不同类型资产量身定制开发路径。例如,将原矿山消防队营房改造为敬老院,打造出温馨舒适的养老环境;把闲置锅炉房空间打造成公司职工文体活动中心,保留工业风格特色,合理规划健身、娱乐等功能区域,让老旧空间焕发新生。

在资产处置过程中,该公司纪检监察部门全程深度介入,开展全方位效能监察,从信息发布、承租方筛选到合同签订进行全流程严格监督,通过设置举报信箱、线上监督平台等方式广泛接受各方监督,确保了资产处置零流失、零违规,让每一项资产都能在阳光下实现价值最大化。